Smart home
而居

一家多方向发展的综合性 IT 企业

以行业解决方案服务、产品增值、系统集成业务为主营业务

只有全新的科技才能让我们在夜幕降临的时候


依然能够享受这光明,这就是,智能技术

Only the new technology can let us in the night


Still can enjoy the light, that is, t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NEWS
新闻资讯
搭个网络就完事?“智慧校园”建设亟须转变观念
来源: | 作者:pmoef8309 | 发布时间: 2017-06-29 | 1212 次浏览 | 分享到:

“以前帮同学弄出国的成绩单,要跑好几趟去好几个部门”“考研时网上公布了申请成绩复查的方法,但按提示做了之后并没有结果,*后还是打电话去问的”……说起智慧校园,这样的吐槽并不少。

“互联网+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不少高校都在为建设“智慧校园”而努力,建一个校园网,硬件投入至少一千万,但许多学校仅仅是为每个部门建立信息系统,思维方式并没有随之改变,在专家眼里,搭个网络就完事的“信息化”其实算不上“智慧校园”。

真正的智慧校园是以人为本
“每年毕业时,很多学生要到图书馆来盖章,证明他借的书还清了。一万个毕业生里只有一百个欠了书没有还,为什么叫其他学生陪他一起来呢?”南京师范大学信息建设管理处处长说起了一个在高校司空见惯的“小事”。他认为,信息化不是买硬件,不是买一个软件,也不是订一个合同。
因此,有专家就说:“并不是说用了计算机或者用了物联网技术就可以称作‘智慧校园’的。”例如,曾经有企业做过100多个高校的移动校园,在看似不错的数据的背后却是这100多个移动校园的活跃度很差。专家认为,该现象的原因在于过去提供的产品是为管理者服务的,“任何C端(用户)不喜欢的东西都不是好产品”。
真正的智慧校园是以学生、老师、家长和校园生活的视角,以人为中心,构建一个承载海量微服务的校园智慧开放平台服务师生。专家称,今年要发布的新一代智慧系统会更多考虑C端的看法。“我们不再独立跟网络中心谈,我们会跟很多C端谈,跟很多95后谈,听听他们需要什么。比如,大一新生可能*关心是课表安排,学校所在城市的美食、旅游景点等,但对于一个大三学生来说,他的需要则跟就业相关。”

互联网+时代教育要改变观念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观念,知识共享的时代已经到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李主任认为,对此,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才能拥抱互联网+教育这个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行业带来的变革首先表现在教学方式上,从传统的单项知识传授变成互动式教学;其次是学习模式发生了变化,MOOC、云学校等平台改变了现有师生关系、管理模式、教学方式,进而重构了学校的生态方式。
“我们的前辈是数字难民,我们这一代是数字移民,如今的学生是数字原住民。我们认为书本学习效率高,他们却认为屏幕学习效率高。”李主任称,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首先要做到观念的转变,以开放的思想迎接改变。其次是转变机制,从政策和机制层面上尽快应对新的挑战。
“教育是开启每个人,每一个学生智慧的地方。教育在农业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在工业社会是规模化和标准化”,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杨校长认为,信息社会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有可能把规模化中的个性化变为可能。